2008年8月27日星期三

俄军缴获的美国悍马军车上装载着北约太空战装备!!





北约在格鲁吉亚与俄罗斯的冲突中吃了大亏!据俄罗斯《生意人报》、《格鲁吉亚时报》、美国《防务新闻》和法新社披露,俄军8月19日在格鲁吉亚扣押了5辆美军“悍马”车,引起了北约极大关注,因为这5辆由格鲁吉亚特种兵驾驶的“悍马”车上,载有北约统一标准的太空战系统和绝密的卫星通讯技术。更令北约震惊的是,俄军是精心布局缴获了北约的这套装备。
  设伏拦截美军“悍马”
  8月19日,俄罗斯武装部队副总参谋长诺戈维岑上将发表简短声明称,俄罗斯维和部队官兵在格鲁吉亚波季港拦截了5辆“悍马”军车,20名全副武装的格鲁吉亚军人被解除武装并遭羁押。
  对俄军的这一声明,《格鲁吉亚时报》立即端出格官方的解释:“8月19日凌晨1点钟,在得知俄军已按停火协议撤离格鲁吉亚民用港口波季后,配备有轻武器的20名格鲁吉亚军人奉命前去接管。当天上午8时30分,一队俄军坦克和装甲车突然返回波季港,将20名格鲁吉亚军人扣为人质,并强行拖走了5辆美军的‘悍马’。这5辆‘悍马’隶属美国武装部队,是今年7月运抵格鲁吉亚参加美格‘立即反应2008’联合军演的,现正准备经波季港运回美国本土。俄军随即将格鲁吉亚军人和美国军车带离波季港,并将格鲁吉亚军人蒙上眼睛分装在数辆俄罗斯军车上,显然是把他们当成‘人体盾牌’。再者,波季港远不在停火协议规定的俄军巡逻范围内,因为它距离阿布哈兹有30公里,距离南奥塞梯160公里,所以格鲁吉亚外交部强烈要求俄方立即释放非法羁押的格鲁吉亚军人。”
  然而,俄武装部队副总参谋长诺戈维岑上将23日回应说:“虽说波季港不在俄维和部队的责任区内,但俄军在那里巡逻也是符合停火协议的。否则,难道让我们的官兵在铁丝网后面坐视格鲁吉亚军人开着‘悍马’运送武器弹药,再突然向我们开枪?”诺戈维岑上将表示,据俄军总参谋部获得的最新情报,被打败的格鲁吉亚军队正在重新集结,试图对俄军展开特种战。
  被扣了5辆“悍马”车的美国军方至今没有公开表态,但五角大楼通过美俄军事热线直通俄军总参谋部,强烈要求归还“美国军方资产”,否则将采取“相应措施”。与此同时,3艘美国军舰驶往黑海执行“人道主义援助任务”。据五角大楼发言人布莱恩·怀特曼透露,导弹驱逐舰“麦克福尔”号和海岸警卫队巡逻舰“达拉斯”号,已于21日满载“支援格鲁吉亚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驶往黑海,而第六舰队的旗舰“惠特尼山”号则于23日离港驶往黑海,舰上满载着“奶粉、尿布、毛毯等人道主义援助物资”。此外,北约秘书长也表示,土耳其已经批准前往黑海的美国军舰通过其海峡领水,且北约“强烈要求”俄罗斯归还美国军事装备。
  明眼人知道,美国这是向俄罗斯直接施加军事压力。
  五辆“悍马”车上的秘密
  北约尤其是美国之所以对俄罗斯作出如此强烈的反应,除了政治因素的考虑外,更有鲜为人知的军事原因。那就是隐藏在5辆“悍马”车上的秘密。
  据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5辆美军“悍马”车被俄军扣下后迅速转移到俄罗斯腹地,直接送到军事技术研究机构,因为5辆“悍马”车上除了满载武器弹药外,最重要的是配备了北约统一标准的太空战装备和绝密的卫星通讯技术。
  据《格鲁吉亚时报》披露,由于部分格鲁吉亚人私下里将格特种兵行动的秘密故意透露给俄军,因此,俄军立即通过间谍卫星锁定这支“悍马”车队的动向,并在波季港设伏。事实上,行动顺利得让俄军都感到意外。一位俄军指挥官透露,他们没料到北约头号专家训练出来的格鲁吉亚顶级情报部队,居然会如此粗心地直接把车开到俄军口袋里,并且一枪未发地缴械投降,甚至没有破坏车载绝密装备的意思:“我们知道格鲁吉亚军队不行,没想到会这么不行!”
  美派特种兵去摧毁防泄密?
  20名格军特种兵向俄军招供说,他们赶到波季港是想评估当地局势,搜集俄军的情报,至于“悍马”车以及车上的绝密太空战装备,是美国为格鲁吉亚特种情报部队配备的。令俄军感到惊讶的是,这20名格鲁吉亚特种兵中还混有3名阿拉伯人。目前俄军正在调查这3名阿拉伯人的真实身份,是格鲁吉亚的雇佣军?还是美军顾问?如果查明这3名阿拉伯人是美军顾问的话,那么事态就严重了。
  美国《防务新闻》和法新社则披露说,太空战装备和卫星通讯系统落入俄军之手,对北约来说是一次重创,这意味着北约所有成员国的卫星通讯系统都得换密码,同类的太空战装备也得全部换装,而这需要投入天文数字的经费。正因如此,一些北约指挥官们嘀咕,如果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的军队都这样不禁打,跟他们建立如此密切的关系是否值得?至少不应该给他们配备如此先进的武器装备。
  也有非正式渠道的消息称,美军派3艘强火力战舰进入黑海另有考虑,那就是美国间谍或者特种兵可能会采取“绝密行动”——深入俄罗斯腹地,抢在俄罗斯军事科研机构破解秘密之前,摧毁或者夺回被俄军缴获的太空战装备。一旦有这种绝密行动,美国军舰就会扮演支援与威慑的双重角色。


俄罗斯武装力量副总参谋长阿纳托利·诺戈维岑26日在俄新社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美国要求归还俄罗斯军队在格鲁吉亚没收的美国悍马车,因为这些车中暗藏某些装置。
诺戈维岑说,"我们相信五角大楼为自己的悍马车担忧并非偶然。我们在车中找到了许多有意思的东西,并且还将继续寻找"。
据报道,俄罗斯士兵19日在格鲁吉亚黑海港口波季港扣押了美军悍马军车。此后,白宫发言人约翰德罗称,如果俄罗斯在格鲁吉亚扣押了任何美国的军用装备,俄罗斯应当立刻归还这些装备。

俄总统承认南奥塞梯阿布哈兹独立!!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二十六日签署总统令,俄罗斯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
克里姆林宫新闻网站当天发布梅德韦杰夫的一项声明中说:“鉴于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人民的自由意愿,本着联合国宪章相关规定、一九七0年关于国家间友好关系的国际法原则声明以及欧安会一九七五年签署的赫尔辛基文件,以及其它主要国际文件,我签署了关于俄罗斯联邦承认南奥塞梯独立和阿布哈兹独立的命令。”
声明同时指责格鲁吉亚领导人挑起冲突,“在茨欣瓦利(南奥塞梯首府)事件和阿布哈兹计划发生后,我们明白,他们有权决定自己的命运。”
梅德韦杰夫在声明中指出,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总统在投票表决及当地议会决定的基础上,向俄罗斯提出了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国家主权的请求。俄罗斯联邦议会和国家杜马也投票支持这一请求。
二十五日,俄罗斯联邦议会上下两院全票通过了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当局日前提出的要求俄承认其独立的呼吁书。
卡马斯公司推出的БПМ-97轻型装甲车
未来战争将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科技战争,是一场陆、海、空、天、电磁、网六维一体的全维、全时空作战。现代高技术战争的高消耗特性,对武器装备、弹药及各种军用物资的需求是实时而巨大的,这就对各国军队的后勤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军用汽车尤其是大载重量的军用卡车业已成为军队的重要装备之一,是顺利完成各种后勤任务的坚强保障和物质基础。
  从苏联时期开始,俄罗斯军队就非常重视后勤保障能力,认为若想赢得任何一场战争,没有高效、稳定的后勤保障是不可想象的。因此,作为俄罗斯军队地面运输骨干力量的军用汽车和军用卡车得到了飞速发展。在军方的支持和资助下,俄罗斯的一些军用卡车制造厂获得了较快发展,不但从俄罗斯军队得到大笔订单,有些车型还远销亚洲及非洲有关国家,在这些国家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为了让读者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野马”系列多用途军用卡车,下面将追本溯源,从其出身——俄罗斯卡玛斯汽车有限公司说起。
  声名显赫的卡玛斯汽车有限公司
  20世纪60年代末,苏联各汽车厂纷纷大规模引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开始了新一轮的竞争发展。在充分吸收借鉴西方军用卡车制造技术的基础上,苏联政府在1969年投资50亿美元,借助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选定在莫斯科以东卡马河岸筹建了卡马汽车制造厂,占地103.6平方千米,至今仍是世界最大的重型载货汽车生产基地。该厂生产各种型号的“卡玛斯”(KAMAZ)系列汽车,不仅享誉国内,而且还风靡全世界。美名远扬的同时,人们也习惯称卡马汽车制造厂为“卡玛斯汽车制造厂”,后更名为“卡玛斯汽车有限公司”。
  卡玛斯汽车有限公司于1976年开始生产KAMAZ系列载重卡车,年产量1.5万辆。自建立至今,卡玛斯公司已经生产出了160万辆军用卡车和220万台柴油发动机。KAMAZ系列载重卡车应用范围广泛,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有涉猎。一般来说,KAMAZ系列载重卡车可分为两轴、三轴或四轴配置,载重量从4吨到20吨不等。卡玛斯公司首先投产的是载重量为8吨级的6×4型(车轮型式的简称,意为6轮布置、4轮驱动)KAMAZ-5320卡车。该车首先用于民用领域,后来在华约军队中作为后勤运输车辆得到大量采用。这种车日后又衍生出多种变型车,如载重量18吨级6×4型KAMAZ-53202卡车、18吨级6×4型KAMAZ-5410和18吨级6×4型KAMAZ-54102牵引车、6吨级6×6型KAMAZ-4310卡车。这些车均采用YAMZ系列水冷柴油发动机,全金属可前翻平头驾驶室。目前,卡玛斯公司已经投入俄罗斯国内市场的汽车型号为:载重量为4吨的4×4型KAMAZ-4350卡车、载重量为6吨的6×6型KAMAZ-5350卡车和载重量为10吨的8×8型KAMAZ-6350卡车。这三种车型与以上提及的车型相似,但配备有更强劲的发动机,因此具有更强的机动运输能力。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为了向军队后勤和其它部门提供有效的运输工具,采取了各种措施,积极调整车辆生产结构,对苏联的车型进行改造,并集中精力研制新一代军用卡车。新型军用卡车在环境适应性、机动性、可靠性及可维修性等方面均有所提高,但是与美国和德国军用卡车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为此,卡玛斯公司积极应对挑战,投入了较大的人力和财力资源,进行新车型的开发研究工作,成效显着,享誉国内外的“野马”系列多用途军用卡车就产生于这一时期(该车的俄文书写是“мустанг”,指一种穆斯登马或半野马,本意是指从欧洲带来的在北美草原上繁殖的一种野生马,也有人将其音译为“穆斯塔克”)。“野马”系列车主要包括4吨级4×4型KAMAZ-4350、6吨级6×6型KAMAZ-5350、10吨级8×8型KAMAZ-6350和14吨级8×8型KAMAZ-6450及其相关的改进衍生车型。
  卡玛斯公司不但生产各种型号的军用卡车以保障军事后勤,近些年还积极涉足于装甲汽车的研制和生产。2006年5月,该公司生产的KAMAZ-43269新型装甲汽车已经正式装备了俄罗斯边防部队和原子能部。这种新型装甲汽车不但可用于运送士兵和各种物资,一次可搭载8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还可加装重机枪和轻型火炮,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KAMAZ-43269型装甲汽车采用四轮驱动,可在-45℃~+50℃的温度条件下正常行驶,可承受的最大风力为30米/秒,最大工作湿度98%(25℃时),最大工作海拔高度达4500米,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76.4千瓦,最大行驶速度不低于90千米/小时,最大涉水深度为1.75米。车体四周均被防弹装甲所覆盖,防护能力达到了五级(即可抗7.62毫米口径狙击步枪子弹的打击)。同时,为了降低地雷可能造成的破坏,该车的底部还被特意设计成了V字形。

卡玛斯公司生产的4×4型军用卡车

“野马”系列多用途军用卡车
  1981年,卡玛斯公司开始进行6×6型KAMAZ-4310军用载重卡车的批量生产,这种车马力强劲、性能优良、具备很强的运输能力。卡玛斯系列的很多后继车型都是以它为基本车型发展改进而来的,在大名鼎鼎的“野马”系列多用途军用卡车身上也能觅到KAMAZ-4310的影子。
  KAMAZ-4310卡车采用功率为162千瓦的YAMZ-740.10-20型水冷柴油发动机,装备有中央轮胎调压系统。最高车速可达85千米/小时。1989年,以KAMAZ-4310为基础,卡玛斯公司相继研制生产出了KAMAZ-43101到KAMAZ-43106系列多用途军用卡车,车轮型式均为6×6型,而KAMAZ-43101军用卡车是它们的典型代表。该卡车可用于装载重达7吨的武器和军用装备,牵引总重达7吨的牵引式火炮或专用运输拖车,也可运载人员和军用物资,适用于各种道路和地形。其使用条件为:环境空气温度为-45℃~+50℃,25℃下的相对湿度达98%,含尘量达1.5克/立方米,风速达20米/秒,海拔达4000米,并能越过4655米高的山隘。驾驶室位于发动机上方,所有传动装置均配备密封系统,使汽车能涉渡水深1.5米的浅滩。
  后来,卡玛斯公司对KAMAZ-4310卡车进行了部分现代化改进,其升级车型KAMAZ-43114(车轮形式6×6)应运而生。KAMAZ-43114与KAMAZ-4310及其变型车(指KAMAZ-43101到KAMAZ-43106系列车)不同之处在于:
  ——环境温度适应性增强——低温环境温度下限由原来的-45℃提升到-50℃;
  ——车辆使用海拔高度由4000米提升到4500米;
  ——发动机功率增强,采用了191千瓦的YAMZ-7403型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涉水深度可达1.75米;
  ——位于发动机上方的驾驶室改善了人机系统特性,使驾驶更加舒适方便,不易疲劳。
  为了满足俄罗斯国防部和紧急情况部对新型载重卡车的使用要求,卡玛斯汽车公司开始以KAMAZ-43118卡车(车轮型式6×6,载重量12吨)的底盘为基础,进行“野马”系列多用途军用卡车的研制开发工作。KAMAZ-4326(车轮型式4×4,载重量5吨)军用卡车可以称为是“野马”系列车的前期试验车型,其主要性能与KAMAZ-43114基本相同。它的问世,表明卡玛斯汽车公司在车辆的使用要求及技术储备等方面都获得了可喜的进步。
  1987年,苏联国防部发布了“野马”系列多用途军用卡车的战术技术指标。该车族主要用于装载总重达5.1~11.6吨的武器和军事装备,牵引总重达5~12吨的牵引式火炮及专用运输拖车,也可运载人员和军用物资。1989~1998年,“野马”系列样车顺利通过了预先规定的全部试验内容评定,并开始进入小批量生产试制阶段,计划装备苏联解体后独立的俄罗斯军队的后勤保障部队。“野马”系列卡车种类繁多,目前已成为卡玛斯汽车公司的主打产品,在国内市场立稳脚跟之后,其产品车型还远销国外,在亚洲及非洲的一些国家也经常见到它的踪影。
  2003年,俄罗斯卡玛斯公司对“野马”系列车的早期产品,如KAMAZ-4350、KAMAZ-5350和KAMAZ-6350进行了全面的现代化结构改进,于2004年研制成功并生产出5种新车型,其典型代表是KAMAZ-63501和KAMAZ-6450(主要性能参数见表)。“野马”系列卡车的这些新车型凝结了卡玛斯公司所有的现代军用技术。这些技术主要以发动机等一些关键部件为基础,将军用卡车的标准化程度(指关键零部件的互换率)提升到80%,而民用汽车的标准化程度可达到100%。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部队后勤运输车队的配套组合工作,同时也相应降低了军用卡车的价格。遍布俄罗斯联邦境内的124个“野马”系列卡车修理加工中心能确保所有的车辆都能得到高效便捷的服务。
  发动机是军用卡车的心脏,它的优劣从根本上决定了军用卡车性能的发挥和改进的潜力。由于俄罗斯军方对“野马”系列卡车有很高的牵引力指标要求,因此性能优良的YAMZ-740.30-260、740.31-240和740.50-360系列发动机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发动机已达到了欧Ⅱ排放标准,装备了气冷增压气轮机,在海拔4500米以下的高原使用时,不但不会少于标称功率,而且可将燃料利用率提高15%~20%。发动机设计中采用了许多特别技术,来适应苏联地区恶劣的使用条件,不用作任何更改即可在-50℃~+50℃温度内使用。目前,卡玛斯公司已经研制出了功率高达280千瓦、能达欧Ⅱ排放标准的柴油机,对于符合欧Ⅲ排放标准发动机的研制工作还处于初始阶段。

俄内务部士兵乘坐БПМ-97轻型装甲车

俄罗斯期待“野马”再次奔腾
  卡玛斯曾经是俄罗斯的骄傲,它代表着俄罗斯重卡工业,在当今高效率低成本的西欧卡车进入俄罗斯市场以后,卡玛斯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不过其近况还算是俄罗斯同等企业中较为不错的一个,每次巴黎-达喀尔拉力赛都可以看到卡玛斯的身影,并多次取得良好成绩。除了大量装备俄军后勤部队外,卡玛斯汽车公司的“野马”系列卡车还曾经多次参加联合国组织的人道主义救援活动,被指定为专用运输车。20世纪末期,由于俄罗斯经济不景气,致使俄军方需求下降,无力进行新的军用卡车采购;而来自美国、法国、德国、瑞典等国军用卡车的巨大挑战和冲击,更使俄罗斯的军用卡车生产厂家雪上加霜。卡玛斯汽车公司曾一度陷入发展的低谷,几乎濒临倒闭。而最近的消息听起来则让人振奋,几年前快要破产的卡玛斯汽车有限公司,竟然奇迹般地站了起来,恢复了大部分生产能力,其重型卡车已经销往西欧。俄罗斯“野马”能否再次奔腾、再展雄风又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之一。
  从2004年开始,俄罗斯已经禁止生产达不到欧Ⅱ排放标准的汽车,并将分别于2007年、2011年开始执行更为严厉的欧Ⅲ、欧Ⅳ排放标准,这已成为摆在俄罗斯汽车厂家面前的严峻问题。近年来,卡玛斯汽车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新一代175~265千瓦发动机的研制。这些发动机共有8款,能达到欧Ⅲ排放标准,并已得到国家有关认证。但是这些发动机批量投产还有待时日,将取决于单件发动机的生产情况。显而易见,“野马”系列军用卡车面对的最大困难和挑战就是能否研制出新型的、功率强大的、符合国际排放标准的发动机,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推出新的车型,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挑战与机遇并存,但机遇多于挑战可以说是对卡玛斯汽车有限公司目前的真实写照。目前,有2个较好的机会摆在它的面前。首先是国内市场。2005年,俄军的常备部队已开始大规模换装,作为地面运输主要工具的军用载重卡车首当其冲。这对卡玛斯“野马”系列车来说是一个最大、最现实的机会。据俄罗斯媒体披露,俄罗斯国防部计划大幅缩减现役军车型号,并将对其进行大规模更新换代,计划2015年前采购至少15万辆新型军车。俄罗斯军方对新型军用卡车的主要要求是,最大限度地统一军车基型底盘及其主要部件的技术标准,实现车辆结构及主要部件的高度规范统一。目前的资料表明,“野马”系列多用途军用卡车无论是在发动机功率、还是车辆底盘及零部件的通用性等方面都走在了前边,获得了俄罗斯军方的初步青睐。2006年3月14日,俄罗斯国防部汽车装甲兵总局局长弗拉基斯拉夫·波隆斯基上将宣布,俄军今年将装备4000辆新式的卡玛斯和乌拉尔型载重卡车,两种车型各占2000辆。
  “野马”系列卡车的另一个主要机会存在于非洲和亚洲等国的外贸市场。实际情况表明,在非洲高达50℃以上的高温环境下,这些车辆仍具有可靠的性能、强劲的动力、越野和货物运输能力。这些性能特征再加上其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使得“野马”系列卡车可能在外贸市场上获得新的突破。消息表明,南非、摩洛哥、刚果、以及其它非洲国家的军队和执法机构对俄罗斯的“野马”系列卡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对卡玛斯公司来说不啻为一个好消息。
  最后,说点小花絮,俄罗斯总统亲驾“野马”,给予高度评价。2005年3月15日,俄总统普京参观了卡玛斯汽车有限公司一个位于莫斯科的试车点,并在那里会见了1月份举行的巴黎-达喀尔汽车拉力赛中夺得卡车组冠军的卡玛赛车队成员。参赛队员们驾驶的就是该公司“野马”卡车的改进型赛车。普京在试驾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了“野马”的难以驯服,尽管如此,在初试身手之后普京仍然风趣地说:“真是强劲的发动机,当然了,它(卡车)除了体积大一点以外,开起来就像小轿车一样”,足见对“野马”车的高度评价!

M25狙击步枪

早期的XM25,在外形上与M21几乎一模一样,除了瞄准镜及瞄准镜座,该图中为Leupold VariX-III LR M3 3.5~10×瞄准镜。
M25狙击步枪最初是由美国陆军特种部队的第10特种大队(10th Special Forces Group,原驻在蒂文斯堡,后移到卡森堡)的汤姆·柯柏(Tom Kapp)上士设想的一种M21狙击步枪的改进型,由美国陆军和海军联合研制,1991年,美军把这种新的M21命名为M25,主要供应美国陆军特种部队和海军海豹突击队,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海豹突击队就有使用M25参与实战。
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将M25列为轻型狙击步枪,作为M24 SWS的辅助狙击步枪。M25保留有许多M21的特征,都是NM级枪管的M14配麦克米兰的玻璃纤维枪托及改进的导气装置,但M25改用Brookfield而非原来的Leatherwood瞄准镜座,并用Leupold的瞄准镜代替ART1和ART2瞄准镜,新的瞄准镜座也允许使用AN/PVS-4夜视瞄准镜。最早的XM25步枪的枪托内有一块钢垫,这个钢垫是让射手在枪托上拆卸或重新安装枪管后不需要给瞄准镜重新归零,其设计意图与H&S公司为M24 SWS生产的精密枪托类似。但定型的M25取消了钢垫而采用McMillan M3A枪托。第10 SFG的人和OPS公司的人一起为M25设计了一个消声器,使步枪在安装消声器后仍然维持有比较高的射击精度。
M25并不是用于代替现装备的旋转后拉式枪机狙击步枪,而是作为狙击手的支援武器。特种部队认为,用M25作狙击小组的观瞄手武器比M16/M203的组合更佳(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狙击小组中的观瞄手通常是使用这种组合作为支援武器),因为它能够准确地射击500米外的目标,另外M25也可以作为一种城市战的狙击步枪使用。

全长 1125 mm
枪管长 639 mm
枪重 4.9 kg
弹匣容量 20 rds
最大有效射程 900 m
扳机力 4.5 lb

配麦克米兰M3A枪托和Leupold MK4 10×瞄准镜的M25

M25机匣上的Brookfield瞄准镜座和Leupold VariX-III LR M3瞄准镜

ART狙击手瞄准镜!

在1964年,詹姆斯·莱瑟伍德提出了ART的概念,引起武器装备部的重视,在1965年由有限战争实验室(Limited Warfare Laboratory,LBL)发展一套新的瞄准系统。LBL 在Redfield 3x-9x Accu-Range瞄准镜上进行改进,把倍率调整钮连接到一个修正弹道高度的滑槽上,并把标准的十字瞄准分划线加上水平和垂直的标记线(stadia),这样就研制成一套新的瞄准系统。后来莱瑟伍德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来生产和销售ART瞄准镜及配套的瞄准镜座。
ART瞄准镜的特点是在十字分划的横标线和竖标线上各有两个准距线。当放大倍率为3时,横标线的两个准距线对应于300码(约274米)处的实际长度是60码(1.52米),而竖标线的两个准距线则对应30英寸(0.76米)。如下图所示,普通士兵的腰带到钢盔顶部的长度是0.76米,故在300码的距离上,瞄准镜放大倍率装定为3时,竖标线的两个准距线刚好分别碰到瞄准镜中人像上的腰带和钢盔顶。若目标在300码以外,可调整放大倍率环圈,使准距线再次落到腰带和钢盔顶上。距离与放大倍率是成正比的,例如,距离为300码时,使用3倍放大率就刚好使准距线落在腰带和钢盔顶上,那么在放大率为9的情况下,准距线落在这两个位置时所对应的距离就一定是900码。

由此可使狙击手准确判定目标的距离。此外,ART瞄准镜还有另外一个作用——能自动地给出步枪准确的射角。该瞄准镜放大倍率环圈上有一弹道调整凸轮,它依据所使用的枪弹的种类进行装定。当把准距线调到上述正确的位置后,不仅可读出目标的距离,而且可以根据瞄准镜轴线的移动来给出步枪的射角。其做法是,先确定出弹道调整凸轮——通常用M118比赛弹作标准——在瞄准镜架的凸轮座上的位置,并用瞄准镜架中的弹簧定位。这样,不管放大倍率环圈(弹道调整凸轮即装在上面)如何调整,只要两准距线之间的目标的高度是0.76米,就可以读出准确的距离。
一般的经验做法是,对于0.38米高的目标,狙击手可把目标象调在横标线和竖标线上的一个准距线之间;对于0.51米高的目标,则目标象应占据两准距线之间2/3的长度;对于1.5米高的目标,如果方便的话,最好使用横标线上的准距线。
ART最大的优点是测距的动作和弹道高低的修正同時完成,大大降低狙击手的准备时间,可以快速地接战临时出现的目标。但是它的缺点是:有效距离受限于瞄准镜的倍率,由于倍率也是测距和修正弹道高低的主要工具,最大距离只到900码,超出此距离時除了靠经验估计,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輔助;由于要求目标在瞄准镜上呈现的影像大小一定,无法在较近距离時使用较大的倍率以求精确地狙击目标某一部位;瞄准镜和弹道导轨整体归零不易。后来ART瞄准镜经过改进,把倍率调节环与弹道调节凸轮各自独立,并改变了分划形式,改进后的ART瞄准镜被称为ARTⅡ,而原来的ART瞄准镜被称为ARTⅠ。

莱瑟伍德公司目前生产的ART瞄准镜,现在军队狙击手流行用密位点瞄准镜,因此现在的ART瞄准镜多用于打猎或射击比赛。

2008年8月25日星期一

德国HK4式0.22in双动袖珍手枪!!


产品名称: HK4_式_0.22in_双动袖珍手枪HK4 0.22in_Double-action Pocket Pistol
生产单位:德国赫克勒-科赫有限公司Heckler & Koch GmbH(HK), DE
现状: 停产
用途: 杀伤近距离有生目标


概 述HK4式双动袖珍手枪是一种自动装填、联动击发的袖珍手枪,经过 简单互换部分零件后,可以从发射中心发火弹改为发射边缘发火弹。其口径有 0.22in、0.25in、0.32in和0.380in等数种。
结构特点
1. 枪HK4式手枪为枪机自由后坐式武器,击发后火药气体推弹壳向后,套筒随之 后坐,在套筒后坐过程中,完成抽壳、抛壳,压倒击锤等一系列动作。套筒撞击 到后边的缓冲垫后停止后坐,随之在复进簧作用下复进,推弹入膛。只有当套 筒完全复进到位时扣扳机才能击发。该枪保险机柄位于套筒左侧,上推露出红点为发射状态,下推露出白点为保险 状态。保险时,击锤被阻止住。该枪一般使用中心发火弹,当改为发射边缘发火弹时,可以调整弹底窝平面板 ,以改变击针的轴向。这时,应取下枪管,用销子橇起拉壳钩使之离开弹底窝 平面,然后卸下弹底窝平面板,将其翻转后重新装上。当发射0.22LR边 缘发火弹时,弹底窝平面板上的R标志朝前,击针从上孔伸出。当发射 中心发火弹时,弹底窝Z标志朝前,击针从下孔伸出。2. 瞄准装置该枪采用机械瞄准具。3. 弹药该枪发射0.22LR枪弹,0.25in(6.35mm)、0. 32in(7.65mm)和0.380in(9mm)柯尔特自动手枪弹。
性能数据
口径---- 0.22in、0.25in、0.32in、0.380in初速---- 0.22in口径----300m/s 0.25in口径----257m/s 0.32in口径----302m/s 0.380in口径----299m/s有效射程----30m自动方式----自由枪机式发射方式----单发供弹方式----弹匣容弹量----8发全枪长----157mm枪管长----85mm膛线----6条,右旋全枪质量(不含弹匣)----520g瞄准装置---- 准星----片状 照门----缺口式配用弹种----0.22LR枪弹,0.25in、0.32in、0.380in柯尔特自动手枪弹普通弹---- 全弹质量----10.6g 弹头质量----8g
苏—24“击剑手”战斗轰炸机是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双座双发变后掠翼战斗轰炸机,为目前冷战时期苏联空军最有效的远程战术攻击机,也是俄罗斯空军现役的主力战机之一,其主要战术使命是深入敌境,攻击其陆军集结部队或空军基地。
研制背景

自从“黑色死神”IL-2的成功以后,苏联就一直致力于前线攻击机的研制和开发
苏—24的研制最早始于1964年,当时为增强对北约纵深目标的打击能力,苏联前线航空兵迫切需要一种新型攻击机取代载弹量小、航程短且速度不快的伊尔—28轻型轰炸机和雅克28攻击机。在此之前,北约已针对苏军强大的地面力量制定出一系列与之对抗的作战计划,并将大量战术航空兵部署在联邦德国境内,准备在苏军发起攻击时利用空中优势摧毁其装甲部队。对于苏军而言,要保证地面部队的快速推进,必须先将北约空中力量扼杀在地面,因此,需要一种能够突破北约严密防空网,进行远程作战的战术攻击机,但限于当时的航空技术,只有采取低空突防的方式才能有效对抗北约雷达警戒网。
1963年8月,苏联空军正式下达设计要求,计划开发一种能携带小型核弹进行战术核轰炸、具有高速突防全天候作战能力、并可以携带制导和非制导武器对敌方1 000千米以内纵深目标实施遮断攻击的新型战斗轰炸机。1965年,苏霍伊设计局根据空军的要求,开发出设计编号为T一6的原型机。依照“两条腿走路”的原则,原型机包括两种型号,一种是采用三角翼,安装升力喷气发动机的短距起降型,编号T—6—11;另一种采用可变后掠翼型,编号T—6—21。这种将一种飞机同时设计两种类型的情况,是当时苏联飞机研发的习惯做法,例如,米高扬设计局当时正在开发的米格—23战斗机,也有短距起降及可变后掠翼两种原型。

苏-24的研制基础:苏-15截击机

T—6—11是苏霍伊设计局在苏—15截击机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于1967年6月首次试飞,其机翼布局与英国的TSR.2非常相似,三角翼的翼尖下垂,机身内装有4台高里索夫升力发动机和2台A1 21型涡轮喷气发动机。虽然这种设计使T—6—11能够进行短距起降,但增加的升力发动机所带来的“死重”及系统复杂性,使计划一开始就很不顺利。经过一系列测试后发现,该机的载弹量比可变后掠翼型小很多。最后,苏霍设计局决定放弃短距起降型,转而全力发展T—6—2I。1988年,T—6—1的原型机被送到莫尼诺空军博物馆内保存。
苏霍伊设计局在苏—15的机体上采用前缘40度,后掠三角翼和类似米格—23的进气道发展而成的一种可变后掠翼飞机。1970年1月完成首次试飞,经过一系列性能测试后,被苏联空军采用,并正式命名为苏—24。此后,苏霍伊设计局又对飞机细节部分不断改进,至1974年12月,首批生产型苏—24A型开始交付作战部队,北约将其命名为“击剑手”。
整体结构
苏—24对于苏联空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苏军第一种装备计算机轰炸瞄准系统和地形规避系统的飞机,标志着苏联飞机的火控和航电技术水平已登上一个新台阶,作战效能比前一代的雅克—28提高2—2.5倍。苏—24的整体导航/火控系统被称为PNS—24,可实现地形跟踪、武器制导、目标搜索和指示、投弹、雷达告警和反辐射导弹压制、以及自动或半自动驾驶。该系统可在各种气象条件下使用,依靠地形跟踪系统,可保证飞机在200米低空以1 320千米/小时的速度进行低空突防,极大地提高了飞机的生存能力。

苏-24三视图

苏-24座舱内部特写
苏—24的机身轮廓、进气道和垂尾与苏—15有许多相同之处,采用两侧进气,并列双座,2名飞行员均拥有良好的前方视界。座舱宽1.65米,内装K—36型弹射座椅,舱盖从中间一分为二,均向后开启。机翼采用悬臂式上单翼,机翼包括三角形的固定翼盒与活动翼段,活动翼的转轴点比苏—17和“逆火”轰炸机更靠近机身。机翼从翼根开始有下反角,外翼段为全金属结构,形状与米格—23相似,可掠动三个角鹿16度、45度和68度。机翼又有全翼展前缘缝翼及两段后缘双缝襟翼,襟翼前面带有差动扰流板,低速时可控制横滚,着陆时作为阻力板。
机身为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外形细长,两侧的进气道截面积较小,进气口处有向前延伸的附面层隔板,进气道斜板可调节,设有辅助进气门,在低速飞行时打开。后机身的侧下方有一对腹鳍,用于保证航向稳定性。起落架为双轮可收放前三点式,前起落架向后收入机身,前轮有挡泥板,主起落架采用八字形起落架,配备连杆式减震器,低压轮胎,因此苏—24能在一般的野战机场起落。
苏—24动力装置为2台留里卡设计局生产的A1—21F双转子加力涡喷发动机,采用11级压气机,2级涡轮,额定推力8 300千克,最大加力推力12 500千克。全加力状态时的耗油率约50 000千克/小时,额定推力状态的耗油率为6 900千克/小时。机内油箱安装在驾驶舱与发动机之间,内装有约9 000千克燃油。机身及机翼挂架还可携带4个1 750千克副油箱。
苏—24的部署
在1980年之前,苏联前线航空兵编入各军区与集团军的战术航空军内,后经过改组,战术航空兵组成17个战术航空集团,其中装备大部分苏—24的部队直属最高统帅部。这种重组的目的是使方面军司令员可以集中指挥远程打击力量,苏—24的远程打击能力也因此得到充分利用。

铁幕地带部署的苏-24集群,当然,这只是冰山一角……

苏—24首先部署在苏联西部、波罗的海和乌克兰一带。从这些基地出发,能覆盖西德、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并能威胁北约组织的军事要点。随后,苏—24进一步部署到东德、波兰北部和匈牙利南部,从这些基地起飞,可以直接威胁北约的纵深地带,直接攻击美军驻欧地面部队与设施。部署在苏联西部的第24航空军与第4航空军,配备有大量苏—24。
这些航空军于1980年完成部署,分别在白俄罗斯与基辅军区服役。1986年以前,这两个军区共配有约450架苏—24,到90年初则增至约550架。每个配属苏—24的团原先拥有30架飞机,到80年代末扩充到40—45架左右。1978年,苏联派遣1个苏—24团暂时驻防在东德的特德林空军基地,这也是该机首次出现在苏联本士以外。此后,苏—24开始常驻苏联境外,如24航空军的2个苏—24团分别部署在波兰马波克与沙克滋基地,后又移驻扎刚与斯波塔瓦基地。
1982午,隶属128轰炸师的苏—24团正式进驻东德,自此在东德境内驻扎有2个苏—24团,共计93架飞机。1989年后,根据华约与北约1988年12月签定的裁军条约,驻东德的苏—24全部调回苏联本土,取而代之的是让西方比较放心的米格—29和米格—27。据北约的说法,80年代初期,曾经有1个隶属第4前线航空军的独立苏—24团部署在匈牙利,但不久后撤回苏联。

苏-24火力强劲,甚至可以携带战术核武器,当时西方地面装甲部队和掩体是其首要打击对象

除欧洲地区外,大约有1个师约135架隶属于第30航空军的苏—24驻扎在太平洋地区。苏—24还曾经广泛出现在阿富汗战场,它们凭借航程远的优点,携带普通炸弹由苏联本土起飞,对阿富汗抵抗组织据点进行中空(约5 500米)轰炸。由于此高度已超过“毒刺”导弹的有效射程,因此在阿富汗战场上没有损失。
苏—24还参加了1994—1996年的第一次车臣战争,但发挥的作用不大,且有一架由于进行低空攻击被叛军的萨姆—7导弹击落。苏—24M与苏—24MR还参与1999年的第二次车臣战争,但具体战果不详。苏联解体后,一批流落到阿塞拜疆的苏—24曾参加了1992—1994年的卡拉巴赫冲突。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占克斯坦的苏—24也彼用于塔境内的军事行动,1993年5月,被反政府武装击落1架。乌克兰原本也有6架苏—24,但就在该国即将成立之前,这些飞机被紧急转调回俄罗斯。
强化型号
针对北约防空网的加强,苏军在70年代中期开始对苏—24进行现代化改进,改进后的机型称为苏—24M,北约编号“击剑手”D,现俄罗斯装备的苏—24已全部经过改装。M型干1977年7月25日首飞,1978年进人量产,1983年正式服役。该型装备改进的PNS—M导航/火控系统,主要增加了1台光电目标指示系统,并用地形跟踪雷达取代了早期的地形回避系统。在风挡前方中央装有可伸缩的受油管,机头部分加长了约0.75米,使得雷达罩与座舱之间可以增加电子设备。
垂尾下部弦长增大,使前缘更弯曲,内装了一个新型通讯天线。机翼外翼翼刀加大,翼套下的挂架延长,可携带几乎所有的苏制战术空地导弹和火箭巢。前起落架舱之后安装带有激光照射/测距仪的辅助攻击系统。苏—24M是首架装有与美国空军F—111的APQ—110/APQ—113性能相当的地形跟踪雷达/攻击系统的苏联飞机。美国认为苏联在设计这套新系统前,曾参考在越战中被击落的A—6及F—111残骸上的地形跟踪雷达。
苏—24M原计划作为战术核武器的运载工具,携带包括TN—1000与TN—1200等多种核炸弹,类似于美国的F—105战斗轰炸机。仓机共有9个武器外挂点,机身下5个,内翼翼套下2个,外翼下2个,采用复式挂架。总载弹量8吨,可挂各种普通炸弹(100—1 000千克级)、凝固汽油弹、穿甲弹、高爆弹和子母弹等。前机身下右侧装1门23毫米GsH—6—23M型6管23毫米机炮,另一侧为摄像设备。苏—24M通常只携载2个。
1995年初,俄前线空军拥有540架各种类型的苏—24,而到1999年只剩下475架,侦察航空兵中的160架苏—24MR也将缩减到120架。西方对苏—24M的有效作战距离时有争论,其中美国情报机构已将“击剑手”的有效作战半径的评估缩小了一些。在携带3 000千克外载、2个副油箱,执行高—低—低—高式的一般攻击任务时的作战半径大约为1 050千米(原先估计为1 500千米以上)。

苏-34“鸭嘴兽”歼击轰炸机是苏-24得力的后继机型

苏联方面则宣称在武器携带量为8吨、执行低空突防任务时的作战半径为是560千米。但通常执行作战任务时的武器携带量大约在2—3吨之间。苏—24MR是由苏—24M型改进而来的侦察/电子战机,1979年12月首飞,北约代号“击剑手”E。其基本的探测设备挂在机腹挂架上,为长6米的圆形吊舱,另外可换挂长4米的吊舱,该吊舱侧面扁平,内装侧视雷达。
该机保留了空中加油及携带空地导弹的能力,机头罩缩短,在每侧发动机进气道的前段下方有“曲棍球棒”天线。1978年,以苏—24M为基础的战术侦察型—苏—24MP研制成功,北约代号“击剑手”F,主要用于替换苏联空军电子战/侦察中队装备的雅克—28E,执行前线战术侦察。其机头下有一小整流罩,加装电子侦察设备。MP型保留携带空对地导弹的能力,其中65架由M型改进,由于加装了外挂物,速度有所下降。
苏—24的出口


原装苏-24剖视图,但苏联出口的产品很可能只是“山寨版”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苏联一直拒绝将苏—24卖到外国,甚至对华约国家也不例外,但80年代中期后,这种政策有所转变。由于苏联武器外销的一些传统重要客户(如伊拉克、利比亚与叙利亚)不断要求苏联提供SS—12之类的中程地地导弹,苏方担心出售这类武器会对中东及北非地区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代之出售少量的苏—24MK,以减少西方对导弹扩散的反应。
 利比亚是第一个接收苏—24MK的国家。根据苏联官方报道,提供利比亚苏—24的军售案于1986年决定,首批6架(共订购15架)由一架安—22从苏联空运至利比亚。在利比亚空军完成训练后,这些飞机部署在托布鲁克郊外的空军基地。与此同时,叙利亚也向苏联提出购买12架苏—24MK的要求,随后两国于1987年达成订购协议。
次年叙利亚开始选派飞行员到苏联接受换装训练。伊拉克在两伊战争期间获得24架苏—24MK,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爆发后,为躲避多国部队的空袭,伊飞行员驾驶苏—24MK全部逃到伊朗,现已装备伊朗空军。2003年6月,俄罗斯新西伯利亚航空生产联合体与阿尔及利亚签订了总价值约为1.2亿美元的军售合同,将于2004年中旬之前完成。根据合同,该联合体将向阿提供22架苏—24MK,目前已经交付了13架,到明年年初提供其余9架。

"全球鹰"—世界先进的无人机


“全球鹰”机身长13.5米,高4.62米,翼展35.4米,最大起飞重量11622千克。翼展和波音747相近,因此“全球鹰”是一种巨大的无人机。
“全球鹰” 机载燃料超过7吨,最大航程可达25945千米,自主飞行时间长达41小时,可以完成跨洲际飞行。可在距发射区5556千米的范围内活动,可在目标区上空18288米处停留24小时。
飞行控制系统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可自动完成从起飞到着陆的整个飞行过程。
RQ-4A在2001年4月进行的飞行试验中,达到了19850米的飞行高度,并打破了喷气动力无人机续航31.5小时的任务飞行记录。这项记录曾经是Compass Cope-R无人机保持了26年之久的世界记录。
“全球鹰”可同时携带光电、红外传感系统和合成孔径雷达。光电传感器工作在0.4到0.8微米波段,红外传感器在3.6到5微米波段。光电系统包括第三代红外传感器和一个柯达(KODAK)数字式电耦合器件(CCD)。合成孔径雷达具有一个X波段、600MHZ、3.5千瓦峰值的活动目标指示器。该雷达获取的条幅式侦察照片可精确到1米,定点侦察照片可精确到0.30米。对以每小时20到200千米行驶的地面移动目标,可精确到7千米。一次任务飞行中,“全球鹰”既可进行大范围雷达搜索,又可提供7.4万平方千米范围内的光电/红外图像,目标定位的圆误差概率最小可达20米。装有1.2米直径天线的合成孔径雷达能穿透云雨等障碍,能连续的监视运动的目标。
“全球鹰”更先进的优点是,它能与现有的联合部署智能支援系统(JDISS)和全球指挥控制系统(GCCS)联结,图像能直接而实时的传给指挥官实用,用于指示目标、预警、快速攻击与再攻击、战斗评估。RQ-4A还可以适应陆海空军不同的通信控制系统。既可进行宽带卫星通信,又可进行视距数据传输通信。宽带通信系统可达到274MB/秒的传输速率,但目前尚未得到支持。Ku波段的卫星通信系统则可达到50MB/秒。另外机上装有备份的数据链。
每架“全球鹰”造价约5,100万美元。由于美空军准备再购买66架,单价可望降到 2,000万美元左右。相比之下U-2每架造价超过5,200万美元。
“全球鹰”的缺点
“全球鹰”也有着不少缺点。其飞行时速只有644千米/小时,难以逃脱高速战斗机的追击;喷气发动机仍会产生少量红外辐射信号。正因如此,“全球鹰”装备了红外诱饵弹。“全球鹰”有效载荷只有900千克,携带装备的能力非常有限。

单兵枪械进入模块时代!!!!!!

在不足百米的近距离交火,特别是近距离城市作战中,部队需要体积小、机动性强并且最好是能够“首发命中”的武器来迅速结束战斗,从而避免陷入残酷的拉锯战。因此,轻武器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再次成为军事战术思想所关注的“焦点”。但种种迹象表明,包括北约在内的西方国家现有轻武器的发展正处在进退维谷的境地,他们大多通过新增各种附件来提不断问世,但哪种武器最适合现代战争尚在争论之中!
采购新枪or改进现有武器?
从美英联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所进行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可以看出,西方几个主要军事强国的轻武器在短期内将主要以改进和翻修为主。美国陆军的表现尤为突出,他们正在用更短、更适于近距离作战的M4卡宾枪来全面取代M16突击步枪。

美军M4突击步枪
美国陆军目前已经用柯尔特防务公司的M4卡宾枪替换了10%左右的M16步枪(约20万支)。2008和2009财年,该项替换的预算将分别达到9 800万和1.03亿美元,而美国海军陆战队未来也将进行一项类似的计划。另外,美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也正在制定整个陆军配发M4的基本原则。
美国陆军从1963年开始使用N5.56mm口径武器至今,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小口径武器家族。柯尔特公司认为,巨大的库存积压和多年的巨额投资意味着未来最有效的替换办法就是以M4卡宾枪为平台,通过采购各种光学瞄准镜、激光指示器和热成像仪来全面提高武器系统的性能。
据柯尔特公司首席运营官、退役海军陆战队少将詹姆斯·巴塔利尼介绍,该公司目前的主要目标是与美国陆军战斗队(BCT)和支援部队签订有关M4卡宾枪的合同。“外界确实有很多不错的设计和想法,但武器终究是要放到士兵手中去接受战场考验的。M4一直以来表现良好,因此没有理由花费数年时间来挑选、开发和采购一种新武器来替换。”巴塔利尼说,“我们的武器能够满足美匡军队的需求,过去五年有关M4的报告也证明它是战场上的正确选择。实战证明,M4是一种坚固耐用、兼容性很强的武器。”

“导轨适配器系统”(RAS),用它替换掉M4步枪的护木以后,M4可以被外挂部件装点的像圣诞树一样丰富

美国陆军通过为M4卡宾枪加装“导轨适配器系统”(RAS)来提升武器性能。RAS取代了传统护手,由4个皮卡汀尼导轨组成,可以加装许多附件。RAS还包含有一套备用机械瞄具。M4的高性能附件包括Trijicon公司的“先进战斗光学瞄准镜”(该瞄准镜也进入了英国FIST士兵计划考虑的产品之列)和一种改进型AN/PEQ一2目标指示/照明/瞄准器(TPIAL)。据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M4附件产品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附件增强了武器的性能,提高了目标获取、隐蔽射击和火力控制能力,从而提高了士兵的生存力和杀伤力。因此有人认为,RAS是厂商应对部队需求变化的完美案例。
英国国防部也即将就该国轻武器的未来做出重大决策。按计划,SA80A2步枪将于2020年完成服役使命。英国国防部的第一个重要决策将是在2008年确定替代武器的口径。这一决策将兼顾英国国防部的相关武器编制策略,即每个步兵班将配备4支突击步枪、2支带枪挂榴弹发射器的步枪、2挺轻机枪(LMG)和2支轻型支援武器(LSW)。

英军轻型支援武器LSW——英国人的武器历来看上去造型怪异

英国国防部的近期(5年左右)目标还包括开发更多体积小、杀伤力强的个人自卫武器(PDW);长期目标则是通过埋头弹和无壳弹等技术对弹药产品进行轻量化改进,从而进一步减轻步兵负担,与世界范围内的士兵现代化发展步伐保持一致。
虽然瑞典特种部队已经在使用M4卡宾枪,但瑞典军方也正在进行一项类似的计划,目标是将该国现有AK5突击步枪的“货架寿命”(shelf—life)再延长15年,使其能够融入瑞典的MARKUS未来士兵计划。AK5的生产商萨伯·博福斯动力公司最近再次被选为主承包商,负责改进27 500支AK5步枪。改进包括采用一种与RAS相同的护手式导轨系统、效果更好的消焰器、刺刀卡笋、新型枪托和握把、半透明弹匣和枪背带系统。此次包含RAS的改进计划也将为北约其他国家的选择提供一个衡量标准一一到底是采购新枪还是改进现有武器?

瑞典士兵和AK5突击步枪

新产品竞风流
除了以现有武器为发展平台,各国也使出浑身解数,研究开发一些适于近战的新式武器,以满足军方的需求,其中较为重要的新产品包括狙击武器、个人自卫武器、榴弹发射器等。世界舞台很大,竞相展示各自风采的机会很多……
狙击武器
7.62mm口径的狙击步枪过去一直用于解决人质危机的行动中,主要是为了尽可能减小行动造成的间接伤害,使用距离一般不超过1 000m。虽然7.62mm口径的狙击武器近期似乎趋于消沉,但埃尔文认为,从长期来讲,此类口径的狙击武器会更有发展。
埃尔文还认为,与突击步枪类似,狙击武器近期内在性能上的最大进步将同样来自于光学器材。因此,AI公司正在与QioptiQ、莱卡和蔡司等特种光学器材公司进行谈判,以确保他们的武器能够兼容这些公司的产品。
个人自卫武器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美军非战斗部队使用的自卫武器是二战剩余的M3冲锋枪,这种情况至少持续到海湾战争后
目前,各国军队都试图在手枪和突击步枪之间找到一种适合非战斗部队使用的中间型武器,他们把目光瞄向个人自卫武器(PDW),由此,有关这类武器口径的争论也在持续上演。
在这方面,比利时FN公司依然坚守其5.7×28mm口径的P90个人自卫武器阵地。该公司最近称,P90武器系统已经被北约快速反应部队确认为弹药口径的最佳之选。如果此消息属实,P90可能真要迎来扬眉吐气的日子了。

比利时FN公司的P90单兵自卫武器,采用了独特的横置弹匣,提升了弹容量,还降低了枪的高度和所占空间

而德国陆、海、空军部队已经选择4.6×30mm口径作为个人自卫武器的标准口径,并计划采购870支HK公司生产的4.6×30mm口径MP7个人自卫武器。目前德国国防部已经购买了434支MP7,并已交付部队使用。
不过,个人自卫武器市场的其他竞争者则继续坚持将9mm口径作为标准。瑞士B&T公司的MP9和HK公司的MP5K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B&T公司认为9×19mm口径的PDW将由于具有和手枪通用的口径而获得天生的优势。该公司的MP9比意大利伯莱塔公司的M125(9mm口径)、美国英格拉姆公司的M-10(9mm口径)和捷克的Vz61(7.65mm口径)质量都要轻,空枪质量甚至不到FN公司P90的一半,但目前依然没有获得任何订单。公司宣称,该枪的9mm弹药能够穿透20层凯夫拉材料和1.6mm厚的钛合金钢板,并坚持认为其弹药的通用性最终将打动北约成员国的用户。

因格拉姆M-10冲锋枪,折叠后的体积非常小

对于个人自卫武器的未来,9mm、5.7mm和4.6mm口径也许都将拥有各自的市场份额,9mm口径前景不可低估,因为毕竟已是执法机构和特种部队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口径。
榴弹发射器

过去的10年问,为了让步兵能够更有效打击隐蔽在障碍物后的目标,美国陆军一直在发展可发射高爆空爆弹药(HEAB)的便携式轻武器。要想实现在目标上方迅速引爆弹药,武器系统必须安装火控系统,该系统包括测距仪、弹道计算机、瞄具和电子引信设定装置;弹药上的时间引信一定要设定精确;同时整个系统的价格也要适中。实际操作时,使用者首先测定目标的准确距离,然后弹道计算出相应的射击仰角并在瞄具中调整瞄准点,最后还要根据计算出的弹药飞行时间设定引信。
目前,使用此类技术的轻武器系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用动力公司的全自动XM307先进班组支援武器(ACSW),另外一种是阿联特技术系统公司的XM25半自动肩射榴弹发射器。XM307原计划用于取代美军40mm口径的Mkl9自动榴弹发射器和部分12.7mm口径M2HB勃朗宁重机枪,但由于重量和火控系统及预算等问题,2007年已被美军暂停发展。

XM307自动榴弹发射器

尽管有观点认为随着25mm口径榴弹发射器的发展,40mm口径榴弹发射器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40mm口径产品的制造商可不这么看,他们用更多创新型产品进行了有力回击。目前,许多厂家都开发了比Mkl 9重量轻许多的新型40mm自动榴弹发射器,如通用动力公司和纳莫(Nammo)公司跨国联合开发的Mk47“打击者”榴弹发射器和新加坡动力技术(STK)公司的超轻型榴弹发射器。MK47“打击者”自动榴弹发射器,当弹体进入弹膛时,时间引信就会自动感应装定。而英国军方引进HK公司的GMG榴弹发射器中,其引信在弹药出膛口4~5m的距离后通过无线电进行设定。STK公司也生产一种40mm空爆弹药——S418,其引信的装定是通过安装于膛口的电子装置完成的。通过这些技术创新,老式的40mm自动榴弹发射器的性能几乎可以与XM307相媲美,这或许是美军暂停XM307计划的原因之一。
40mm系统能够维系的更重要原因或许还是对成本的考虑,毕竟现有的40mm系统很快将可以采用新的空爆技术,并能够继续使用成本低廉、应用广泛的40mm高速弹药。在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需求下,纳莫公司已经开始研发一种M430高爆两用弹的改进型产品,通过使用一种空爆引信来增强弹药的穿甲能力及穿甲后的燃爆效能。

M47“打击者”40毫米榴弹发射系统

榴弹发射器未来的发展还包括采用一直在不断发展的“金属风暴”技术。STK公司将这一技术应用到传统的40mm榴弹发射器上,未来也许还会应用到肩射榴弹发射器上。
除了上述这些进展,目前美军还在开发一种名为“自修正步兵作战弹药”(SCORPION)的步兵用制导榴弹。据称,该弹在发射后可自行判断弹道并通过弹体侧面的一个微气流控制装置自动修正飞行轨迹,抵消因风速或其他因素造成的影响。该弹需要结合武器上的一套系统使用,该系统可自动将距离、初速和武器射角传递给弹药。目前该弹药系统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总之,由于体积和重量的原因,40mm榴弹弹药具备了天生的效能优势,依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而手动装填的低速榴弹发射器还可以发射烟幕弹、伞降照明弹等多种特种弹药,25mm系统要想获得统治地位恐怕还需要很长一段历程。
总的看来,现代战争对于近战武器的需求上了一个新台阶,过去一种武器使用数十年的状况已经一去不返,武器系统的快速升级成为一种必需。从技术的角度看,每一次需求并不难满足,难处在于需求论证的精准生以及如何将新技术与现有武器进行最低成本的无缝联接。某些武器型号的反复起落给我们的启示一建立扩展性强的武器平台,尽量以组合模块化结构实现最强功能,尽可能降低武器更新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也许是满足日益突变的军事需求的一道良方。

2008年8月23日星期六

十大名枪之----------格洛克17手枪


现代枪很少有象格洛克一样,一出现就引起这么多争论。该枪的反对者称它可以偷偷带过机场的金属探测器,也有人说它不耐用,还有人确信它的序号很容易取消,所有这些推测都没有证实。
1983年格洛克17(名字源于装17发的弹匣)在奥地利军方的手枪测试中轰动般地击败所有对手后脱颖而出。
它的闭锁机构采用枪管偏移式,套筒座由工程塑料和金属镶嵌构成。或许这支枪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它的"枪机保险",一种单动/双动发射装置。没有手动保险机构。扳机扣动时解脱一个保险装置,使击针待击并释放它去击发子弹。除非扣动扳机,扳机保险击针锁和扳机自动保险杆将限制击针移动。

十大名枪之----------伯莱塔92型手抢


伯莱塔92型取代政府型作为美国列装的随身武器,引起了相当多的争论,过去关于9mm和.45的争论重新爆发,双动枪的拥护者和单动枪迷又开始争吵。
其实92型并不是一个革命性的新武器,只不过是对1957年的老式伯莱塔951的改良。该枪在被美军列装前数年就已经出现,事实上,一个特殊的型号92SB在1979~1980年就已研制出,供美军试验。
这种创新的枪有相当可观的容弹量,弹匣装15发巴拉贝鲁姆弹,象951一样,有一个顶部开口的套筒,令人讨厌的是老有太多的脏东西进入,好在比较容易清除。该枪的拉壳钩也用作弹匣装弹指示,是一支可靠性和精度很高,构思精巧的典型的伯莱塔手枪。
其它变型枪如92S和92SB使用不同的保险扳钮和弹匣卡笋。紧凑型、击锤延伸型、双动型和其他型的产品也吸引了警察、军队和民用市场。伯莱塔92已经证明是一种极有价值的随身武器。

十大名枪之----------CZ75手抢


捷克的CZ75是过去二十年来最受推崇,也是被仿制最多的手枪。
CZ75没有什么特殊的部件,它只是集其它枪的优点于一身的双动自动手枪。它是由Koucky兄弟设计的,用基于勃朗宁原理的闭锁方式,使用9mm巴拉贝鲁姆弹,弹匣容量15发。
这支枪有外露击锤,握把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双动发射机构非常舒适。捷克共和国目前提供CZ75的标准型和紧凑型,其他国家如意大利、瑞士也推出了一些别的型号。

十大名枪之----------华尔特P38式手枪


20年代末30年代初,德国人终于认识到他们很有名气的列装手枪卢格P08式的缺点(成本高、挑剔弹药并容易积尘),着手研制新产品来换装。 
起初,卡尔-华尔特公司推出一种著名的双动PP式袖珍手枪的变型枪,型号为MP式。由于它采用自由枪机式,遭到了军方拒绝。华尔特还是毫不泄气,它的设计师开始设计一种全新手枪,采用枪管短后坐自动方式,无击锤结构,型号为AP式。虽然AP式最终被搁置,但它的一些特点在后来的P38上体现了出来。经过反复修改,一个更成熟的手枪诞生了,1938年命名为P38式的华尔特手枪开始取代卢格P30式列装德军。

TT-33是一支很出色的军用手枪,由费多尔·托卡列夫设计,发射俄国人极为推崇的7.62×25mm托卡列夫弹--由7.63mm毛瑟弹改进而成。
该枪有一些勃朗宁枪的特点,但托卡列夫创新了一套模块化的内部装置,包括击锤、阻铁、阻铁簧、击锤簧和单发杠杆。该枪的保险装置只有一个击锤半待发保险。 TT-33在1936年开始生产(和它相似的前型TT-30在前几年出现),在俄-芬战争中首次使用。在随后的二战中它成为苏联红军的主要配备。苏联、华约国家、北朝鲜都生产了大量这种手枪。中国也生产了数千支9mm口径出口,配用9mm巴拉贝鲁姆弹,并增设了手动保险。

十大名枪之----------勃朗宁大威力手枪


许多人认为勃朗宁大威力手枪是M1911/A1政府型的改进型,这并不确切,但这支好枪无疑是各种重要场合最有力的赢家。
从勃朗宁大威力手枪的名字就可看出,它是由约翰·勃朗宁设计的。这支枪在2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最终的产品10年后推出。虽然大威力手枪和M1911型有些相象,并具有它的一些特点,但许多地方却完全不同。比如M1911型的枪管链接被变为更加耐用的固定凸轮。它的弹匣装13发9mm巴拉贝鲁姆弹。保险方式包括:套筒后部的手动保险,一个击锤半待击和一个弹匣保险。
2008年8月20日星期三

十大名枪之-------韦伯利VI型左轮手枪

韦伯利VI型左轮手枪
许多军界人士和枪械设计者都认为.455韦伯利VI型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军用左轮手枪,是六响枪的终结者。
韦伯利VI型1887年成为英军制式的著名转轮折转式韦伯利手枪的一个后期代表作。韦伯利VI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年才出现,陆续装备部队直到战争结束。 
这种六发.455韦伯利手枪和它的前型只有一点变化,它有一个6英寸的枪管而前型是4英寸。VI型的握把变为有滚花的胶木衬板的矩形握把(早期韦伯利军用枪大多都有一个鸟头形握把),表面氧化处理。
这个枪双动发射时扳机力大,但可以接受,并且也能单动发射。当枪不处于待发时它的"回转式"击锤保证击针离开弹底。装弹(和擦拭)通过简单的向前推转轮座左后的支耳压销来完成,此时能被打开,握把低下来装子弹。然后套筒座/枪管闭合,这支枪就可以准备射击了。排除弹壳时枪再一次打开,一个星形退壳器自动清除转轮中的弹壳。这是一种比摆出式转轮更快、更先进的装置,更适合使用快速装填器。 

十大名枪之-------柯尔特政府型手枪

美国柯尔特M1848强制改进型德拉贡转轮手枪
很少有比柯尔特政府型手枪做得更成功的武器。一个世纪前推出,直到到今天它的光彩丝毫没有减退。
M1911是约翰·摩西·勃朗宁的得意之作。在经过大量测试后,它击败了所有对手,在定型的当年就被采用。M1911提供军用和民用型,采用枪管短后坐式,使用一个独特的锁链使枪管偏移完成开闭锁动作。它的弹匣能装7发.45ACP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M1911S由柯尔特、雷明顿联合金属弹药公司、北美武器和春田兵工厂(M1911是春田生产过的唯一种自动手枪)生产。
史密斯-韦森于1908年推出了他们的第一支手动退壳左轮手枪型号。该枪的闭锁机构很象早些时候的小口径手抛壳手枪(一个极成功的系统),它有一个三种方式的闭锁系统(因此它的绰号叫"三重锁"(TripeLock)),一个在枪管尾端,一个在退壳器杆前端,另一个在转轮锁扣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几年,一批"三重锁"卖到了英国,这些枪在当时被高度关注,直到今天还有一大批收藏者。这种枪的.44史密斯-韦森特种型(标准装填)、.44俄国型、.44-40、.450Eley、.45II型和.45柯尔特型大约生产了20000支。
美国军械部收藏的M-1911A1“柯尔特”手枪图纸
在1898年军用左轮推出之前,柯尔特的双动左轮手枪确实不太走运。开始是1877年"闪电"左轮,接着是1878年"先驱者"双动左轮,再到M1889式海军左轮(及它的一些变型),这些左轮所采用的自动待击装置不可靠且易于损坏。
1905年特种警用左轮的推出改变了一切,该枪采用摆出式转轮(最初出现在M1889式海军左轮上)和一个新的可靠的闭锁系统,击锤不处于全待击时不能击发枪弹。这支枪非常象12年前推出的新式袖珍型手枪。
柯尔特警用特种手枪发射口径相当小的.32和.38柯尔特弹--两种枪弹停止作用都不太好。1908年柯尔特特种警用手枪推出了.38特种型。柯尔特警用特种手枪是一支可靠的武器,配用性能好的枪弹该枪会更好。
2008年8月18日星期一

德国名枪--------------7.92mm毛瑟M98式步枪!!



德国7.92mm毛瑟M98式步枪系由德国枪械工匠彼德·保罗·毛瑟(简称毛瑟)于 1865 年设计,1868 年在美国获得第一种步枪的发明专利。这是世界上第一支采用金属弹壳枪弹 的近代非自动步枪,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枪机旋转后拉式步枪。最初发射黑 火药枪弹,口径 11mm。1872 年布尔人(非洲南部)采用,命名为 1871 年式。
1888 年,将口径减小为 7.92mm,发射无烟火药枪弹。1898 年,由著名毛瑟 公司推向市场,故称之为 1898 年式。该枪坚固耐用,性能可靠,发射 7.92mm M1898 式枪弹。它是德军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大战期间的主要装备,并以不 同形式销往许多国家。有的国家还进行了仿制。

比利时、前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南斯拉夫、美国等国家都曾 仿制。在本世纪至少前 50 年都在生产,至今仍有许多准军事或警察组织使用。该枪最初采用 5 发弹仓供弹,1918 年,德国人为避免反复装弹,致使枪 膛积垢,采用 20 发弹匣。该枪采用非自动方式,闭锁方式为枪机旋转式,单 发射击,全枪长 1250mm,全枪质量 4.1kg,枪管长 740mm,4 条右旋膛线,弹 头初速 870m/s,表尺射程 2000m,有效射程 600m。

美国一名枪械收藏者的家~~!





太叫人羡慕了~~!
Powered By Blogger